2月26日下午,有自媒體人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八卦:阿里收購餓了么,已簽排他,3個月內阿里將按95億美元現金收購餓了么全部股份。一條朋友圈掀起了自媒體人的熱烈討論,前面還披露餓了么近期和阿里簽過一份協議,餓了么被要求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盈利,那么遲遲沒有盈利的餓了么或許正由于這份協議而被阿里收購。而后更是有餓了么并入CEO張勇的旗下,充當新零售基礎設施角色的新聞。不管新聞如何演進,餓了么被阿里巴巴收購曾經是板上釘釘的現實。

餓了么的估值為95億美元,估計買賣會在2018年第二季度完成。餓了么曾經開完董事會,其他股東都會在此次買賣前進出。這意味著餓了么兼并百度外賣后,網絡外賣行業再次發作嚴重變化,阿里巴巴將與美團發生更直接的碰撞。
這也十分契合阿里巴巴的作風,此前,阿里巴巴都是先入股,后相繼完全收購了UC、高德、優酷土豆,整合到自己的生態體系。2017年,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還聯手對餓了么增資4億美元,阿里系對餓了么的持股到達32.94%,已取代餓了么管理團隊成餓了么最大股東。

解讀
阿里完全收購餓了么,意味著接上去會著力重點進軍餐飲市場,作為阿里產業鏈布局外面不可獲取的中心環節。談幾點看法!
阿里完全收購餓了么,意味著接上去會著力重點進軍餐飲市場,作為阿里產業鏈布局外面不可獲取的中心環節。談幾點看法!
1.餓了么估值95億美元,那么美團外賣業務規模比餓了么大30-40%,美團直接估值150億美元。但思索到美團外賣的運營效率更高,200億美元,或許是美團網外賣業務的估值。過去貌不起眼的外賣,撐起了兩家百億美金級的公司。
2.餓了么不只是餐飲場景下,維護支付寶免受美團點評領取沖擊。民以食為天,數萬億的餐飲市場,阿里是不可能忽視的。
3.收購餓了么當前,一定會與口碑深度整合,餓了么為主,口碑為輔。假如不收購,這個事情很難搞。
4.阿里加大投入進軍餐飲市場,騰訊也會愈加支持美團點評,與阿里死磕。所以競爭會加劇,美團點評也會是間接受益者。
5.張旭豪,從創業者變為職業經理人。會出局嗎?作為靈魂人物,或許會待一段工夫,最終能夠會像UC俞永福一樣。
6.談一點題外話觀念,餓了么外賣在各大城市樹立起來數十萬騎手的末端配送,會成為阿里新批發最重要的物流根底設備。最起碼盒馬鮮生,每個地方就沒必要重新開端招聘獨立的配送團隊了。何況盒馬鮮生業務外面50%來自線上訂單,而線上訂單外面大多數還是餐飲外賣。這應該才是為何選擇收購餓了么的最重要緣由,阿里要進軍物流末端配送。
外賣出品快,全靠廚房帶——廣州天圣打造一流專業廚房
部分圖文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!